《十月太阳历》

十月太阳历是把一年划分为十个月,每个月固定为三十六日,用十二地支来计日。十二支的名称及排列次序均与汉地相同,但没有十天干,所以只单纯地呼为鼠,牛,虎,兔,龙,蛇,马,羊,猴,鸡,狗,猪,每轮转三周,便是一个月;每轮转三十周,便是一年,计三百六十日。三十周轮完后,另有五日不属于任何一周,称为过年日,彝人便在这五日中,由毕摩任择二日(各部落的日期不必一定),杀猪饮酒,亦如汉地之过新年。每隔两年,就把这过年日多加一天,这恰合闰年之数。

一年分10个月,每个月36日,一年360日,每年10月过年。另有5-6天作为过年日,不计在任何一个月内。每个月分为3轮,每轮就是一个“属相周”,共12天,分别按十二生肖鼠,牛,虎,兔,龙,蛇,马,羊,猴,鸡,狗,猪的顺序进行排列,而不用十二地支。5-6天的过年日分2段,年中过大年3天,年底过小年2天;逢闰年,小年变大年,也是3天,民间称为”双大年”

一年有十个时节,不用任何数字来排序,而用“土,铜,水,木,火”五种元素分别配以“公,母”来命名;土公,土母,铜公,铜母,水公,水母,木公,木母,火公,火母。这个十个时节分别对应我们常识中的一月至十月。如果将“公,母”与阴阳相对应,“土,铜,水,木,火”与五行相对应,妥妥的把阴阳与五行两种观念糅合在了一起。

而纪年的方法与纪日的基本相同,不用十二支,而用十二生肖名,另称为十二兽。一个小轮是十二年,如果是大轮,可以用十二兽与十月相结合;一个大轮可以大到六十年,相当于汉族干支纪年法的一个甲子表示六十年。平常用法就是一个小轮十二年,而闰年的设置刚好与小轮相结合,完全固定,四年一闰,每逢兔年,羊年,猪年都是闰年,可以过“双大年”。

《十月兽历》为我们呈现了彝族古代历法非常原始的一副面孔,一种没有被外来文化,外来历法影响而调和,改变过的最为原始的生态。“十兽”无疑都是野兽。这10种野兽依次是:虎,水獭,鳄,莽,穿山甲,麂子,岩羊,猿,豹,四脚蛇。
纪时:一天分为十个时辰,每个时辰并不对应等同的时长,而是以十兽八米处的时间来排定的。
纪日:每月三十六天,就不能形成四个完整的“轮”,不过因为可以循环往复,并且一年中的五天至六天的两大年节不占用兽名,一年三百六十天,刚好三十六轮。
纪月:每年有十个月,每年十兽一轮就完成了。
纪年,刚好十年一轮,同时,十年中年,月,日,时都完成了一个大轮,标志是:虎年,虎月,虎日,虎时出现一次。

以上内容全部摘自蔡传斌的《十月太阳历》这本书